两周的军训生活即将落幕,这段汗水与荣光交织的淬火岁月,终在迷彩色谱上铭刻下青春最锋利的棱角。智能装备学院的迷彩方阵,把晨曦的薄雾、熔金的烈日、暮色的星子统统纳为锻造模具,终在时光甬道尽头结晶成器。
晨光中的磨砺——从“松散”到“整齐”的蜕变

晨光熹微,清风拂过肩头,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地平线,挺拔的身影已布满训练场,口号铮铮,步伐铿锵。
训练场上,无人机1班的同学们正进行正步练习。汗水顺着鬓角滑落,在衣领上洇出深色的痕迹。“手臂抬平!脚尖下压!”辅训员吕常乐的声音洪亮而坚定。张思典同学咬牙保持抬腿姿势,尽管小腿微微颤抖,却始终没有放下脚。“最后十分钟了,不能掉链子!”他深吸一口气,迷彩帽檐下的目光越发坚毅。队伍前排的师宗博同学额前汗珠从额角滑落,砸在滚烫的跑道上,绽开一朵朵坚持的花,他却始终保持着“踢腿如射箭、落地如砸钉”的姿势,直到教官喊“停”,才悄悄活动了一下发麻的脚踝:“一开始觉得30分钟的军姿像一个小时,现在坚持下来,反而觉得浑身有力。
新生们从秩序差、动作慌、不适应,到摆臂如风,踢腿成线,背后是无数次的分解练习。从凌乱到整齐的蜕变里,藏着少年们咬紧牙关的倔强。
烈日下的坚守——团结与温暖的动人瞬间

烈日当空,训练场上的温度持续攀升,但比天气更炽热的是同学们彼此扶持的心。休息哨声刚落,刘龙浩同学突然晃了晃身子,身旁的同学立刻伸手扶住,让他到树荫下休息,同学们纷纷递上巧克力和温水。辅导员梁福浩从急救箱取出藿香正气水,轻声叮嘱:“慢慢喝,别急。”“以前觉得军训是‘苦差事’,现在才明白,苦里藏着甜。”刘龙浩笑着说。
这样的温情时刻在训练场上不断上演。当班里的女生们因为正步踢腿高度不一致而加练时,全班男生主动留在场边陪练。“还差一点!”“很好!这次非常整齐!”鼓励声此起彼伏。训练结束,党员志愿者张建楷变魔术般掏出几包润喉糖:“嗓子哑了的同学来领取!”同学们相视而笑,糖未入口,甜意已沁入心间。
从初来时的生疏拘谨,到如今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;从最初一个人倒下时的慌乱,到现在默契分工、递水擦汗的熟练——这些用汗水浇灌的情谊,正成为迷彩青春里最温暖的印记。
暮色里的成长——指挥棒下的合唱共鸣

夕阳为操场镀上一层暖金色,合唱团指挥张淋身着迷彩服,手中握着一根简易的木质指挥棒,站在合唱队伍前,身姿挺拔如松。
“《团结就是力量》第一句,低音部要沉下去,像扎根的树;高音部要扬起来,像向上的枝!”李琳举起指挥棒,手腕轻扬划出一道弧线,示意高音部起调。起初,合唱声里满是混乱,站在后排的几个男生还因紧张跟不上节拍,声音越来越小。李琳没有急着纠正,而是放下指挥棒,走到队伍中间:“大家看着我的手,下拍要稳,像踩实军训的每一步;起拍要齐,像咱们踢正步时的摆臂!”
她重新站回指挥位,指挥棒随着旋律上下起伏:唱到“这力量是铁,这力量是钢”时,她双臂猛地向两侧展开,掌心朝下按压,让低音部稳住厚重的根基;唱到“比铁还硬,比钢还强”时,她手腕快速上扬,指挥棒指向天空,带动高音部冲破暮色。同学们盯着指挥棒的轨迹,慢慢找到了节奏。“以前觉得合唱就是‘凑热闹’,现在跟着教官的指挥棒唱,才明白‘团结’真的能‘唱出来’,我们的声音合在一起,比单独唱响亮多了!”李琳看着眼前这群眼里闪着光的新生,轻轻挥动指挥棒收尾:“这就是军训的另一种成长,把分散的‘我’,变成整齐的‘我们’”。

“军训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们青春奋斗的起点”。智能装备学院书记陈宏波表示,希望这份在军训场上收获的坚持与团结,能成为新生们未来学习生活的动力,助力他们在青春赛道上稳步前行。